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相信大部分互联网从业者,都听说过“用户画像”这个概念。
今天简单跟大家聊一聊,是什么是“用户画像”。
先上结论:用户画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形象地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征,用作判断用户需求的依据,同时又可以在用户行为中构建标签,不断填充用户的意图(消费意图、使用意图、浏览意图等),从而更好的辅助设计者(运营或者产品设计)。
根据神策数据分析提出,用户画像分为两种。
一种是设计者从大的用户数据样本中提炼出来的用户,也叫原始虚拟用户。
什么意思呢,假设你需要运营或者设计一个产品,你得知道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大概的属性是什么,需求是什么、使用场景有哪些等等。这时候有个虚拟的用户画像,设计者可以跳离自high,聚焦到较为精准的目标用户上。
随着产品或者运营的不断升级迭代,慢慢积累真实的用户,同时也为之前的目标用户证伪,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真实用户样本数据的扩大,不断重新调研调整及优化、确定更为精准的目标用户。
第二种用户画像,也叫标签化用户画像。(这个标签化下面会跟大家解释)
根据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数据,比如浏览记录、点击记录、用户路径行为分析等,可以描绘出用户的标签。
用户的标签分为静态标签及动态标签。静态标签是属性固定的标签,如性别、出生地居住地等,这些标签只能反应当下的用户画像,不一定能准确的捕捉用户实时的画像。与之对应的是动态标签,如用户最近的浏览记录、最近的观看记录、最近购买的东西这类的动态信息。动静结合,才能确定真实用户的即时反应及需求。
标签化用户画像,还需要考虑两个维度。
一是时效性,因为用户的喜欢偏好可能琢磨不定,而且注意力是稀缺的,人都有好奇心理,很容易改变自己的兴趣偏好,需要抓住时效性,及时快速的更新用户标签。
二是覆盖度,用户今天看了一个关于舞蹈的视频,并不意味者用户可以打在舞蹈爱好者的标签上,也有可能是这次喜欢看,下次不喜欢看。所以我们得丰富颗粒度,将用户多标签化,囊括的标签越多,用户画像的颗粒度越细。
那么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的标签体系呢?也就是如何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群分类呢?
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构建结构化的标签体系。
什么是结构化的标签体系?
就是层级层次分明的标签关系,比如大家逛电商平台的商品分类。一般是从大类,到中类,到小类目。结构化的标签体系相对容易一些,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行为映射。但同时结构化的标签体系颗粒度也粗些,没有办法精准的衡量用户的兴趣。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第二种:构建非结构化的标签体系。
非结构化的标签体系,既互相独立、各自对应的标签体系。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在构建自己生活的非结构化标签体系,比如喜欢喝可口可乐的,可能也喜欢喝云南普洱。
标签体系的运用有两个小原则,一是简单易上手,二是便于区分。
有效的用户标签体系,能自圆其说,反应用户决定买什么,及不买什么的清晰逻辑和事实依据。
用户画像及标签体系的建设,是不断更新、迭代、转化的过程,对应的设计者对于用户的研究、场景的辨识度细化、方向的调整,也是需要不断精进的。
关于用户画像,就给大家介绍到这。
PS:文章多个论点来源于神策数据。
欢迎留言讨论~
猜你喜欢
- 2025-04-07 以K12在线教育产品为例: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制定用户分层运营策略
- 2025-04-07 如何构建企业级用户画像(如何构建企业级用户画像模式)
- 2025-04-07 用户画像三个层次的认知与实践(用户画像包括哪5个维度)
- 2025-04-07 用户画像,没你想的那么复杂(用户画像指啥)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newcoder (56)
- 字符串的长度是指 (45)
- drawcontours()参数说明 (60)
- unsignedshortint (59)
- postman并发请求 (47)
- python列表删除 (50)
- 左程云什么水平 (56)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 (45)
-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工作在什么区 (45)
- 编程题 (64)
- postgresql默认端口 (66)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48)
- 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51)
-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62)
- 在vi中退出不保存的命令是 (53)
- 哪个命令可以将普通用户转换成超级用户 (49)
- noscript标签的作用 (48)
- 联合利华网申 (49)
- swagger和postman (46)
-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 (53)
- 172.1 (57)
- apipostwebsocket (47)
- 唯品会后台 (61)
- 简历助手 (56)
- offshow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