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网线粗细和传输速率有什么关系?(网线粗细和传输速率有什么关系吗)

balukai 2025-03-17 15:54:21 文章精选 3 ℃

网线的粗细,如果熟知五类、六类等网线的基本常识,可以很容易判断。只通过粗细判定到所属的网线,就清楚它的常规速率。本文将从这一点出发,详细谈谈网线粗细与速率之间的关系。

一、粗细的定义单位:AWG

AWG是指美国线规(American wire gauge),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2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孔的等级越高,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粗导线具有更好的物理强度和更低的电阻,但是导线越粗,制作电缆需要的铜就越多,这会导致电缆更沉、更难以安装、价格也更贵。

二、各类网线的对比

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也很有必有再拿出来普及一下。

五类线(CAT5):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

超五类线(CAT5e):传输频率为100MHz,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 双屏蔽低烟无卤26AWG多股6类RJ45/RJ45跳线

六类线(CAT6):传输频率为250MHz,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

超六类(CAT6A):传输频率是200~250 MHz,最大传输速度也可达到1000 Mbps,主要应用于千兆位网络中。超六类线是六类线的改进版,同样是ANSI/EIA/TIA-568B.2和ISO 6类/E级标准中规定的一种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在串扰、衰减和信噪比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 7类 10G级以太网线缆组件,各对双绞线单独屏蔽层(S/FTP)之外另设总的编织屏蔽层

七类线(CAT7):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它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该线是ISO 7类/F级标准中最新的一种屏蔽双绞线。

三、超五类、六类、七类网线的粗细对比

我们拿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三类网线进行对比。超五类网线的线芯在0.45mm~0.51mm之间,六类网线的线芯在0.56mm~0.58mm之间,外观上六类网线要比超五类网线粗很多。

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所以线缆直径也更粗。另外,为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电缆的平衡结构不遭到破坏。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0.57mm(线规为23AWG),绝缘线径为1.02mm,UTP电缆直径为6.53mm。当然越粗越好,信号会更为稳定。

七类线线芯使用的是直径近 0.58mm 优质无氧铜为传输导体,比6类线稍粗一点点,选用化学发泡绝缘,极大提高了单根导体传输才能。

四、非标准粗细的网线会带来哪些影响?

由于网线粗细不是一个固定值,如果小于其中的粗细标准,会带来哪些影响?

线径的粗细直接决定网线生产的成本高低。有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就将网线中的线径拉细,使同样长度的网线可以节约用铜量(甚至有些厂商在铜芯中掺杂其他铝、铁等杂质)。根据欧姆定律,长度一定,线横截面积变小,线阻增大。这就造成了通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不良网线的阻碍较大,会造成时延过大、卡顿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通讯中断等情况。

所以粗细看似是微小变动的,其中却是对网线质量很重要的考量。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