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内存:数据之桥——小白装机手记(内存的数据)

balukai 2025-03-14 14:55:34 文章精选 8 ℃

写在笔记开头的一段话:“内存是计算机用来暂时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的组件。内存的优劣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

1-RAM与ROM概念、区别及应用场景

概念:

【ROM】的英文全称是Read-Only Memory,翻译为“【只读存储器】”。

【RAM】的英文全称是Random Access Memory,翻译为“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随机存储器】”。

区别: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存储计算机BIOS的存储器就是ROM。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即可读也可写】,【断电后数据会丢失】,内存条就是RAM。

应用场景:

ROM通常用于存储设备的基本固件或操作系统启动信息。

RAM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为处理器提供快速数据访问。RAM又可以分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两大类。

【DRAM】是目前【主流】的【内存类型】,因其存储单元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成本较低而广泛使用,但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不丢失;

【SRAM】则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和稳定性,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缓存】等高性能需求场景。

注:【硬盘】既【不是RAM】也【不是ROM】,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储设备】。【机械硬盘】是一种【磁盘】存储器,【固态硬盘】是一种【闪存】存储器。至于什么是闪存,会在关于硬盘的笔记中收集整理,这里不做讨论。

2-内存和外存

【内存】又被叫作【主存储器】。既然有内存,那有没有“外存”呢?答案是:有。【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硬盘】就是外存的一种,其他的还有软盘,光盘,磁带等。

3-什么是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用来【暂时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的【组件】。

4-内存的作用

内存是外存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在内存中进行。

由于CPU的运算速度非常快,而硬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为了减少CPU等待硬盘数据的时间,就需要有一种高速存储设备,能够快速地与CPU进行数据交换。内存作为一种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可以快速地进行数据的读写,于是内存就成为了高速存储设备的不二之选。

当CPU需要处理数据时,会先将数据从硬盘加载到内存中,这样CPU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数据,从而显著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如果再加上缓存机制,缓存位于CPU和内存之间。内存用于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缓存用于存储最常访问的数据,就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当CPU需要访问数据时,首先会在缓存中找需要的数据,其次在内存中找,最后在硬盘中找。

5-内存的分类

按技术标准分类:可分为 SDRAM、DDR SDRAM、DDR2 SDRAM、DDR3 SDRAM、DDR4 SDRAM。

【SDRAM】,英文全称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M,译为【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金手指为168脚,数据位宽64位,核心频率有66MHz、100MHz、133MHz、150MHz、166MHz。

【DDR SDRAM】,英文全称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译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金手指为184脚,数据位宽64位,核心频率有100MHz、133MHz、166MHz、200MHz、250MHz。 【DDR内存的时钟频率等于核心频率,等效频率是时钟频率的2倍】。

【DDR2 SDRAM】,金手指为240脚,数据位宽64位,核心频率有133MHz、166MHz、200MHz、266MHz,【DDR2内存的时钟频率是核心频率的2倍,等效频率又是时钟频率的2倍】。

【DDR3 SDRAM】,金手指数为240脚,数据位宽64位,核心频率有133MHz、166MHz、200MHz、225MHz、250MHz,【DDR3内存的时钟频率是核心频率的4倍,等效频率是时钟频率的2倍】。

【DDR4 SDRAM】和【DDR5 SDRAM】,金手指数为288脚,数据位宽64位,关于两者的频率数据作者暂时没查询到。

注:

a.核心频率是内存颗粒内部存储单元的工作频率,即电容的刷新频率。它是内存工作的基础频率,其他频率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b.时钟频率又称内存总线频率,它是主板时钟芯片提供给内存的工作频率。

c.等效频率:又称等效数据传输频率,它是内存与外界数据交换的实际频率。【通常内存标签上贴的就是等效效率】。

d.除了按技术标准分类,肯定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但是了解“按技术标准分类”对于个人装机而言已经足够了。

6-选内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品牌】

内存的优劣直接影响电脑的性能和稳定性,所以在选择内存时,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选择大厂大品牌的产品,比如T0梯队的金士顿;T1梯队的英睿达、海盗船;T2梯队的威刚、影驰、科赋、宏碁,另外有一个国产内存品牌“阿斯加特”,中高端品牌,女武神系列性能强劲,适合RGB爱好者。

注:和CPU一样,不同生产厂商的内存产品,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包含的信息也不一样。这篇笔记暂不对此做收集整理。

【内存类型】

内存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主流的内存类型是DDR4和DDR5。通常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也得根据自身情况尤其是预算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内存的大小】

这项指标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指标了。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只提一点,在总结CPU的指标时,有一项是“CPU支持的最大内存”;另外,【32位系统】最大只能支持【4GB(2的32次方)内存】,而【64位系统】最大支持【128GB(2的64次方)内存】。

【内存颗粒】

内存颗粒的优劣影响着内存的品质。三家大的内存颗粒生产商分别是三星、海力士、美光。

除了关注内存颗粒的生产厂商,在关注内存颗粒的时候,经常还会看到类似“某-die”的标注。这个“某-die”又是什么呢?

简单的理解就是,三星、海力士、美光是【内存颗粒的品牌】,而“某-die”是【内存颗粒的型号】。

三星有P-die、B-die(更多用于个人电脑,超频性良好)

海力士有A-die(中高端产品中的佼佼者,每一颗都是精品,通常用于高端内存条)、M-die(中高端产品,品质稍逊于A-die,适用于大多数中高端应用场景,如日常办公、普通游戏等)

镁光有B-Die(镁光最著名的颗粒,适合需要高性能内存的用户)、E-Die(入门级,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F-Die(2021年后量产的新品)、H-Die(短暂出现,已过时)

【内存主频】

也叫内存频率,单位MHz,代表内存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确定内存条的主频,需要考虑主板是否支持。

【内存带宽】

其的计算公式是【内存带宽带宽=总线宽度×总线频率×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

【存取时间】

单位为纳秒(ns),数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但价格也越高。【内存慢而主板快,会影响CPU的速度,还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内存快而主板慢,结果只能是大材小用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应尽量挑选与CPU的时钟周期相匹配的内存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存条的效率。

【CL延迟】

也叫CL反应时间,指的是内存存取数据所需的延迟时间,简单的说,就是内存接到CPU的指令后的反应速度。CL是CAS Latency的缩写。CL反应时间的值一般是2和3两种。数字越小,代表反应所需的时间越短。

【制造内存使用的PCB板的层数】

选择大厂大品牌的内存产品,内存PCB板的层数也相对有比较高的保障。

PCB板的层数对内存性能的影响,包括

稳定性:多层PCB板能够更好地屏蔽干扰,减少信号干扰,确保在高负载或超频状态下数据的可靠传输。

超频能力:层数更多的PCB板通常具有更强的电气能力,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支持更高的内存频率。

【4层PCB板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内存不太适合高频运行或超频】;【中高端内存会采用6层PCB板,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超频能力】;【高端内存通常会采用8层或更多的PCB板层数,以支持更高的频率和更稳定的超频表现】。

总结:除了了解“选内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外,像“RAM与ROM概念、区别及应用场景”、“内存的作用”也是有用的知识,应该被重视。

温馨提示:

此篇笔记通过翻阅书籍或者查阅网上资料收集并整理后编写,用于学习和分享,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以供参考。人工收集整理,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看官评论留言,相互学习探讨,共同进步。也希望各位看官动动金手指点个三联,给作者一点鼓励。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