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一分钟复习-网络基础知识(1)

balukai 2025-03-11 13:04:54 文章精选 60 ℃

OSI七层模型
为了统一全世界的网络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物理层: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可靠的物理媒体。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网络层:利用IP寻址,选择合适的路由与交换节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实现主机端到端的链接。协议有TCP、UDP。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格式有,JPEG、ASCll、EBCDIC、加密格式等。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协议有HTTP、FTP、TFTP、SMTP、SNMP、DNS、TELNET、HTTPS、POP3、DHCP等。
TCP/IP四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是参考OSI的七层模型,进行简化后的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融合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提供了网络硬件,如网卡。把电信号组成了数据帧,然后以广播的形式通过物理介质发送给接收方。
网络层:位于第三层,引入IP协议制定了新的网络地址,利用ARP协议探寻了各个MAC地址与各个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路由协议进行网关路由,进行路由寻址,最终实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位于第二层,通过定义定义UDP、TCP基础传输格式,利用端口定义,标识应用程序身份,实现了端口之间的通讯。
应用层:位于第一层,融合了会话层、表现层、应用层。这一层为传输定义了各种数据格式,如http、ftp、smtp等,并且提供解读数据格式,把数据展示给用户。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