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
“没有构建于基础模型之上的、丰富的AI原生应用生态,大模型就一文不值。正因为如此,百度要做第一个把所有产品都进行重构的公司,我们要用AI思维,做出AI原生应用。未来的AI原生应用一定是多模态的,在信息世界之外,一定会重构物理世界。随着大模型技术不断提升,我坚信,从今往后,大量AI原生应用将不断涌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我们即将进入一个AI原生的时代。” ——百度CEO李彦宏 广州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文静)大模型未来将通往何方?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百度世界2023上,百度CEO李彦宏表示,“大模型将开启一个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 今年以来,大模型是科技领域的热点。大模型究竟能为消费者、能为千行百业做什么,成为了互联网、科技企业探索的方向。“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涌现,这是我们开发AI原生应用的基础。”李彦宏对这段时间大模型“爆发”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判断。业界分析指出,无论是TO C端,抑或TO B端,大模型最终“落地”,帮助消费者、各行业解决问题,AI原生应用是有效路径。 从“内容工具”变成“生产力工具” 在李彦宏看来,AI原生应用的诞生,得益于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核心能力,百度的AI原生应用也是基于文心一言来开发的,“这些能力是过去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因而才能打开无限的创新空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基于大模型重构的搜索、办公、地图、网盘、文库等十余款AI原生应用,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面貌”,例如当用户通过线上搜索问题时,新搜索将“不再是给你一堆链接”,而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生成文字、图片、动态图表的多模态答案,便于用户一步获取答案。 又如大家所熟悉的网盘与文库,得益于大模型,网盘不仅能精准定位到视频某一帧,还能在几秒钟内总结完长达1小时的视频内容,并从中提炼出金句和要点;文库更是基于10亿优质资料,能实现写稿和做PPT等工作,从“内容工具”变成“生产力工具”。 李彦宏还表示,AI原生应用不是对移动互联网App和PC软件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能“解决过去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搭建生态 促进大模型“落地” 当前,国内大模型“赛道”已进入“百模大战”状态。随着竞争加剧,业内判断,未来能做好基础大模型的,只会剩下几家拥有技术与资金实力的大厂,其他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更多是专注垂直领域或AI应用。 作为大厂,百度看来,不仅要做好大模型,丰富的AI原生应用才是大模型的价值所在,再者更要培育好生态,才能令AI原生应用百花齐放。 李彦宏强调,插件是一种特殊的AI原生应用,门槛最低,也最容易上手,能让开发者、创业者快速加入到生态中。例如大模型接入权威法律数据的“智能法律助手”,能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的相关建议,而简历助手插件则能帮用户一键生成简历模板。 在开发AI原生应用时,大模型的基础能力至关重要。李彦宏介绍说,API是AI原生应用调用基础大模型的主要方式,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在百度的千帆大模型平台上调取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大模型API,目前,千帆大模型平台已有42个主流大模型入驻,覆盖各行各业近500个场景。 除了C端的应用外,当前,大模型技术已应用在制造、能源、电力、化工、交通等实体产业中,包括用智能巡检降低安全隐患、用智能调度缩短交付周期、用智能决策提升企业效率、用智能信控解决交通拥堵……“中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国用户又天然愿意拥抱新技术,有了先进的基础大模型,我们就能构建起一个繁荣的AI生态,共同创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李彦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