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阿里员工工作十年近 35 岁进外包,网友称其少走 10 年弯路

balukai 2024-12-28 11:04:24 文章精选 9 ℃

这两年,“外包”这个词可以说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之中,可能是因为我现在已经是一个32岁的老程序员了吧。以前,我们都希望能进大厂拿高薪,以为自己在35岁前能攒够资本从容转身,结果却发现,等我们35岁后,不仅资本没攒够,反而会加入失业的大军中。于是,外包成了很多人的无奈选择。

有个阿里的朋友,分享了他的经历。大厂工作十年的他,年龄已经接近35岁了,最终还是逃不过进了外包。

他的经历并不独特,很多程序员到了这个年龄真的都进外包了的,不是找不到其他工作,而是进外包可能更省事。现在的职场,如果你35岁左右失业了,想要重新仔进大厂的机会很小,除非你真的能力超群。

进中厂的机会虽然有,但现在很多公司也卡的很严格,单单就一个年龄35+,就会被很多公司拒绝,除非你学历好、要薪低、能卷,否则也很难。


小厂就更不用说了,庙小妖风大的地方,作为曾经在大厂待过的人,很多人是看不上的。就算看的上,可能薪资会给你来个折上折,进去之后一个人干三五个人的活。

所以,有些看透了的人会选择去外包,虽然薪资福利也都会降低很多,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当然,也会有很多人感到沮丧,觉得自己是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了。但是,如果你跳脱出来,仔细想一想,打工本质上是什么?无非就是时间换点钱,能轻松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外包vs正式员工:真的那么重要吗?

以前很多人会纠结“外包”和“正式员工”的区别,觉得外包低人一等,正式员工才算是真正有保障的工作。但现实却告诉我们,正式员工的“保障”也未必真的牢固。

看看现在的大厂,裁员潮一波接一波的,正式员工也一样随时可能失去工作。外包的不稳定性,正式员工同样面临,只是换了个身份而已。实际上,外包与正式工的本质区别就是薪资结构和福利待遇,但这些并不影响最核心的东西:挣钱


外包不代表没工作,只是工资换了一种支付方式,福利换了一个形式,工作稳定性被重新定义。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最核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谋生,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同样的,也没有永久稳定的工作。

千万不要认为进外包的都是被边缘化的一群人,没有归属感,也没有话语权。你看看人家在阿里当外包的,每天工作三个小时,早上吃午饭的时间才到,午休到二三点,五点多就下班走人了。

我身边也有朋友这两年进外包的,虽然刚开始会有一些心里落差,但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外包也有外包的好处。时间上没那么紧张,也不需要像正式员工一样背负那么多公司层面的责任和压力。

所以,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说,真的没必要去纠结身份不身份,外包还是正式工什么的,反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在用时间换钱。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