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结构化,第二页阐述了数学课程的理念,一共有五条,其中第二条是“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这句话既强调了课程内容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是整个课程的土壤,任何理念都不是无源之水,解决好课程内容问题是研究课程理念的根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容为主。
课程内容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三条结构化策略。
1.数学味道
一节课内容的选择要以数学知识为主,数学课要有数学味。
不反对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是一定要注意数学内容主体地位不动摇,千万不要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2.数学文化
要求我们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教学文化内容的选择应该关注两方面: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是学科发展前沿。
也就是说,对数学方面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文化自信。但也不能一家独大,也要与时俱进、吐旧纳新。
3.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紧靠“四基”,在符合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表达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