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Linux下常用命令及使用方法详解(可收藏!!!)

balukai 2025-02-14 22:15:46 文章精选 15 ℃

总结有哦福利哦

ls

文件属性: 
      -:普通文件 
      d:目录文件 
      b:块设备 
      c:字符设备文件 
      l:符号连接文件 
      p:命令管道 
      s:套接字文件 
     
    文件权限: 
      9位数字,每3位一组 
      文件硬链接次数 
      文件所属主(owner) 
      文件的属组(group) 
      文件大小(size),单位默认是字节 
     
    ls常用选项: 
      -l:显示文件属性,ls -l=ll 
      -h:做相应的单位转换显示 
      -a:显示所有文件 
      -A:显示.和..以为的所有文件 
      -d:显示目录自身属性 
      -i:显示文件的缩影接点号码(index node ,inode) 
      -r:逆序显示文件列表 
      -R:递归显示文件

cd

 cd:change directory 
    cd:回到用户的家目录 
    cd ~username:进入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cd - :在当前目录和前一次所在的目录来回切换 
    cd ..:切换至其父目录

命令帮助

内部命令帮助: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帮助:man  COMMAND 
    命令手册:manual 
    whatis COMMAND:显示此命令在man帮助的哪个章节内。 
    ============================================================
    man的操作命令: 
    空格:向后翻一屏 
    b:向前翻一屏 
    ENTER:向后翻一行 
    k:向前翻一行 
    ============================================================
    关键字查找 
    /KEYWORD:向后查找关键字 
    ?KEYWORK:向前查找关键字 
    n:下一个关键字位置 
    N:前一个关键字 
    q:退出man帮助

cp

cp:文件复制,规则:只有最后一个为目标。复制一个文件到一个文件  或者 多个文件
    到一个目录! 
      cp /etc/passwd /tmp/   复制到目录下并保存原文件名 
      cp /etc/passwd /tmp/test 看test是文件还是目录,目录:负责到目录内,
      文件则替换!
    ============================================================== 
      -r:递归复制目录 
      -i:交互式显示复制 
      -f:强制复制,覆盖 
      -p:保留源文件的属性,时间戳 
      -a:保留源文件的所有属性 
      -P:复制链接文件时保存为链接(默认是复制链接所指向的文件) 
      -d:复制时保持链接 
      -a:归档复制,常用与备份

more

 more:more的作用同cat是相同的,只不过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来翻屏,更加方便
    ,more:只支持向后翻,翻到最后
    就直接退出了 
    less:显示文件信息,默认不退出显示,q即可退出 
      空格:向后翻一屏 
      b:向前翻一屏 
      ENTER:向后翻一行 
      k:向前翻一行 
    关键字查找 
      /KEYWORD:查找关键字

sort 、uniq、wc

 sort:文本排序,仅仅是对显示文件的排序,而不影响源文件的顺序,是根据ASSII码
    的字符升序来排列的。 
      -n:安装数值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r:降序排列 
      -t:指定字段分隔符 
      -k:从哪个字符开始,就是指定关键字排列 
      -u:相同的行只显示一次 
      -f:忽略字符大小写 
    ================================================================
    uniq:报告或者忽悠重复行 
      -d:只显示重复行 
      -c:显示某一行的重复次数 
    ================================================================
    wc:文本统计,可以统计文件中一共有多少行数,多少个单词数,多少个字节数   -l:只显示行数   -w:只显示单词数   -c:只显示字节数   -L:显示最长的一行包含多少个字符



权限

      权限: r 、w 、x 
      文件: 
      r:可读,可利用类似 cat等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w:可写,可以编辑或删除此文件 
      x:可执行,可以再命令提示符下当做命令提交给内核运行。 
      目录: 
      r:可以对此目录执行LS以列出内部的所有文件 
      w:可以在此目录中创建文件 
      x:可以使用cd切换进此目录,也可以使用ls -l查看内部文件的的详细信息。

useradd

      useradd NAME:增加用户 
        -u UID:指定用户所属主ID 
        -g GID:指定基本组ID或者组名(此组必须首先存在才能用) 
        -G GID:定额外组(附加组),可以指定多个,彼此之间用逗号隔开即可(此附加
    组必须首先存在才能用) 
        -c "COMMENT"指定注释信息 
        -d /path/to/somedirectory指定用户的家目录,不用的时候默认在home下面
    建立一个和用户同名的目录。 
        -s 指定shell,路径最后是etc/shells文件内规定的shell路径。 
        -M 不给用户创建家目录 
        -r 创建一个系统用户,共系统调用,并不建立家目录 
    userdel USERNAME:删除用户 
                (不加参数时,默认不删除用户的家目录) 
        -r :删除用户的同时也删除家目录 

用户账户属性管理

  usermod:修改账户的属性 
      usermod [option] USERNAME 
        -u:修改UID 
        -g:修改GID 
        -G:修改附加组 
        -a -G:增加附加组,不覆盖之前的附加组 
        -c:修改用户的注释信息 
        -d:为用户知道新的家目录 
        -d -m :指定信家目录并移动此前家目录的文件至新的家目录内 
        -s:修改用户的默认shell 
        -l:修改用户名 
        -L:锁定用户账户 
        -U:解锁账户



组管理

     groupadd:新建组 
     groupadd [option] GROUPNAME 
        -g :GID指定GID 
        -r :添加为系统组 
     groupmod:组属性 
     groupmod [option] GROUPNAME 
       -g GID:修改gid 
       -n NAME:修改组名 
     gpasswd:修改组密码 
     gpasswd GROUPNAME 

chown

 chown:改变文件属主、属组,只有管理员是也此命令 
     chown USERNAME file....(只改变目录本身) 
        -R 递归修改(修改目录及其内部文件的属主) 
        --reference=/path/to/somefile file... 把file的属主设定为与
    somefile的属主一样(不需要指定属主) 
       chown USERNAME:GRPNAME fiel... 同时改变属主和属组 
       chown USERNAME,GRPNAME fiel... 同时改变属主和属组 
       chown :GROUPNAME fiel....   修改属组 

chmod

 chmod:修改文件的用户权限 
     chmod MODE file... 
        -R:递归修改 
        --reference=/path/to/somefile file... 
        chmod 755 file... 
     修改某类用户的某些权限 
      u:属主 
      g:属组 
      o:其他 
      a:所有 
        chmod 用户类别=MODE fiel.. 
        chmod u=wr,g=w /fiel.. 
        chmod uo=wr /file.. 
     修改某类的用户某位或某些位权限 
        chmod 用户类别[-/+]MODE fiel.

输入、输出重定向

 输出重定向:> 覆盖输出(会覆盖原文件内的内容) 
        : >> 追加输出(不覆盖原文件的内容) 
        set -C :禁止对已经存在文件使用覆盖重定向 
        set +c :关闭上述功能 
        2>:重定向错误输出,不能输出正确信息 
        2>>:追加方式实现错误输出 
        &>:重定向标准输出或错误输出至同一个文件。 时覆盖方式 
        输入重定向:<  
        <<:此处生成文档 
        cat << END :输入信息,直至输入END时结束。(EOF或者END代表文档输入结束) 
        cat >> /tmp/myfile.txt << END 

sed

 sed:流编辑器,把文本中的某一行读取到内存中进行处理,此内存空间称为模式空间。
    默认不编辑原文件,只对模式空间内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将没模式空间打印至
    屏幕 
       sed 'AddressCommand'  file... 
        -n :静默模式,不在显示模式空间中的内容 
        -i :直接修改原文件 
        -e :(-e SCRIPT -e SCRIPT) 可以同时执行多个脚本 
        -f /PATH/TO/SED_SCRIPT: sed -f /path/to/sed_script file 
    :执行脚本文件 
        -r :使用扩展的正则表达式 
        d:删除符合条件的行 
         fg:/etc/inittab    删除1-2行 
         sed '/root/d' /etc/fastab 删除包含root的行 
        p:显示符合条件的行。 
         fg:sed '/^\//d' /etc/fastb 删除以/开头的行 
         sed '/^\//p' /etc/fastb 显示以/开通的行 
        a \string:在指定的行后追加新的行,内容为string 
        i \string:在指定的行前面添加新行,内容为string 
        r FILE :将指定的文件的内容添加至符合条件的行处 
        w FILE :将地址指定范围内的内容另存至指定的文件中 
        s/pattern/string/ :查找并替换(默认只替换每行中第一次被pattern匹配
    到的字符串)  把pattern匹配的字符换为string 
        修饰符:g 全局替换   s/pattern/string/g 
        i 忽略字符大小写 s/pattern/string/i 
        s///=s###=s@@@ 在找/时就不用转意了。 
        &:后向引用,引用模式匹配的整个串 
    ===========================================================================================
        fg:sed练习: 
        1、删除/etc/grub.conf文件中行首的空白符; 
          sed -r 's/^[[:space:]]+//g' /etc/grub.conf 
        2、替换/etc/inittab文件中"id:3:initdefault:"一行中的数字为5; 
         sed 's/id:3:initdefault/id:5:initdefault/g' /etc/inittab 
         sed 's@\(id:\)[0-9]\(:initedefault)@\15\2@g' /etc/inittab 
        3、删除/etc/inittab文件中的空白行; 
         sed '/^$/d' /etc/inittab 
        4、删除/etc/inittab文件中开头的#号;  
         sed 's/^#//g' /etc/inittab 
        5、删除某文件中开头的#号及后面的空白字符,但要求#号后面必须有空白字符; 
        sed 's/^#[[:space:]]\{1,\}//g' /etc/inittab 或者
        sed  -r 's/^#[[:space:]]+//g' /etc/inittab 
        6、删除某文件中以空白字符后面跟#类的行中的开头的空白字符及# 
          sed -r 's/^[[:space:]]+#//' 1 
         7、取出一个文件路径的父目录名称; 
           echo "/etc/rc.d" | sed -r 's@^(/.*/)[^/]+/?@\1@g'  
          以/.*/开头,[^\]指非斜杠,\1引用左边第一个括号内的内容一次。 
           echo "/etc/rc.d" | sed -r 's@^/.*/([^/]+)/?@\1@g' 
          提取本文件 

vim

        vim:文本编辑器,全屏、模式化的编辑器 
       vim模式: 
            编辑模式(命令模式):默认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
    ------------------------------------------------------------------------------------------
        vim模式转换: 
        1、从编辑模式-->输入模式 
          i: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前面,转为输入模式 
          a:在当前光标所在字符的后面,转为输入模式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转为输入模式 
          A: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转为输入模式 
          O: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方新建一行,并转为输入模式 
    ---------------------------------------------------------------------------------------
         2、从输入模式-->编辑模式 
           键入esc键。 
         3、末行模式:必须从编辑模式进入末行模式 
           键入:即可。 
         4、末行模式-->编辑模式 
           敲esc键,一次或者多次。
    -------------------------------------------------------------
     vim退出文件: 
        1、末行模式下关闭文件 
           w:保存文件 
           q:退出 
           wq:保存并退出 
           q!:不保存并退出 
           w!:强制保存 
           wq=x 保存退出 
        2、编辑模式下退出 
          大写ZZ:保存退出 
    ------------------------------------------------------------------------------------------
     vim下移动光标(编辑模式):  
     1、逐字符移动: 
         h:向左 
         l:向右 
         j:向下 
         K:向上 
         #h:移动#(数字)个字符 
       2、以单词为单位移动 
         w:移动下一个单词的词首 
         e:移动到当前单词的词尾或者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b:移动到当前单词的词首或者上一个单词的词首 
         #w:一次跳#个单词。 
       3、行内跳转 
         0:跳到行首(绝对行首) 
         ^:跳到第一个非空白字符的行首 
         $:绝对行尾 
        4、行间跳转 
         #G:直接跳转至第#行上。 
         G:直接跳转至最后一行 
     末行模式下跳转:直接给出行号,回车即可。 
    -------------------------------------------------------------------------------------------
       vim翻屏: 
         ctrl+f:向下翻一屏 
         ctrl+b:向上翻一屏 
         ctrl+d:向下翻半屏 
         ctrl+u:向上翻半屏 
    -------------------------------------------------------------------------------------------
       vim删除字符: 
         x:删除光标所在处的单个字符 
         #x:删除光标所在处及向后的共#个字符 
       vim删除命令:d 
         d命令与跳转命令结合使用 
         d$:删除到行尾。 
         #d跳转符:删除跳转符指定的#个字符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dd:删除包括光标所在行之内的#行 
       末行模式下可以使用: 
          startADD,ednADDd 
          1,10d:删除第一行到第十行 
          .,100:删除当前行到100行。 
          .表示当前行 
           $:最后一行 
           +#:向下的#行 
           $-10:倒数第10行 
           vim删除的内容为保存在缓冲中,最后一次删除的内容可以粘贴。 
    -------------------------------------------------------------------------------------------
       vim粘贴命令:p 
         p(小写):如果删除的或复制的为正行内容,则粘贴至光标所在含行的下方,如果
    复制或删除的内容为非整行,则粘贴至光标所在字符的后面     
         P(大写):如果删除的或复制的为正行内容,则粘贴至光标所在含行的上方,如果
    复制或删除的内容为非整行,则粘贴至光标所在字符的前面 
         vim复制命令:y 
          y的用法同d 
          yy:复制一行 
          vim先删除内容,再转换为输入模式:c 
        c的用法同d命令 
          cc:删除一行,并进入输入模式。 
          c$:删除到行尾,并进入输入模式 
    -------------------------------------------------------------------------------------------
        vim下撤销编辑操作命令:u 
            u:撤销上一次操作,连续u命令可以撤销此前的n次操作 
            #u:直接撤销最近#次编辑操作 
    -------------------------------------------------------------------------------------------
        vim超找替换 
          /PATTERN:从行首向下查找PATTERN匹配的选项 
          ?PATTERN:从行尾向上查找PATTERN匹配的选项 
        vim查找并替换:s 
         在末行模式下使用s命令 
         用法与sed一样 
         ADDR1,ADDR2s@PATTERN@string@gi 
         g:全局 i:忽略大小写 
         .,$-1 :当前行到倒数第一行 
         1,$表示全文 
        vim下shell交互 
         :!COMMAND 回车查看,查看完以后再回车,进入vim编辑模式。 
    -------------------------------------------------------------------------------------------
     vim高级话题 
         1、显示或取消显示行号 
            :set nu 
            :set nonu 
         2、设定忽略或区分大小写 
           :set ignorecase  
           :set ic 忽略 
           :set noic 
         3、设定自动缩进 
           :set autoindent 
           :set ai 缩进 
           :set noai 
         4、查找到的文本高亮显示或取消高亮显示 
           :set hlsearch 高亮显示 
           :set nohlserch 取消 
        5、语法高亮 
           :syntax on 开启 
           :syntax off 关闭

find

  find:实时查找、精确、遍历指定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完成查找,速度慢、支持众多
    查找标准 
        格式:find 查找路径 查找标准 查找到以后的处理运作 
        查找路径:默认为当前目录 
        查找标准:默认为指定路径下的所有文件 
        处理运作:默认为显示到屏幕 
    -------------------------------------------------------------------------------------------
    匹配标准 
        -name 'FILENAME':对文件名进行精确匹配 
              还支持文件名通配符:*: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iname 'FILENAME':文件名匹配不区分大小写 
        -regex PATTERN:基于正则表达式进行文件名匹配 
        -user USERNAME:基于文件所属主进行匹配查找 
        -group GROUPNAME:基于文件的属组进行查找 
        -uid UID:基于文件的uid,用户被删了以后id号会保存下来 
        -gid GID:文件组 
        -nouser:查找没有属主的文件 
        -nogroup:查找没有属组的文件 
        -type :根据文件的类型来查找 
           f:普通文件 
           d:目录 
           p:管道 
           s:套接字 
           l:链接 
           -size:指定文件的大小 
          [+|-]#K:大于或者小于#k的文件 
    -------------------------------------------------------------------------------------------
    时间戳查找 
           单位为天 
           -mtime :修改时间 
           -atime :访问时间 
           -ctime:改变时间 
           支持[+|-]#: 
              5:五天那一天访问 
              -5:五天之内 
              +5:至少五  天之外 
          单位为分钟 
          -amin:访问时间 
          -cmin:修改时间 
          -tmin:改变时间 
           文件的权限查找 
             -perm mode(755):精确查找 
                  fg:find 路径 -pern 755 
             -perm /mode : 三位匹配一位就可以              
          -perm -mode:文件权限能完全包含此mode才可以显示 
           执行动作: 
          -print:默认的,显示 
            -ls:类似ls -l的形式显示匹配到的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 
            -ok COMMAND {} \;每个操作需要用户确认 执行命令,必须以\;结尾。
    {}代表匹配到的文件。          
            -exec COMMAND {} \;不需要确认,执行命令,必须以\;结尾。{}代表
    匹配到的文件。 

SUID

 suid:运行某程序时,相应进程的属主是程序文件自身的属主,而不是启动者所属主 
           添加文件的SUID:chmod u+s FILE 
                       chmod u-s FILE 
         如果FILE本来原来就有执行权限,则SUID显示为s,否则为大S。 
        SGID:运行某程序时,相应进程的属组是程序文件自身的属组,而不是启动者所属
    的基本组 
        chmod g+s  FILE 
        chmod g-s  FILE 
        fg:一个团队,三个用户:hadoop、hbase、hive,一个开发目录
        /tmp/project,要求这三个用户可以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查看、编辑、等权限 
         三个用户同属一个基本组,并要求基本组具有查看、编辑权限。。 
          groupadd devdeop 
          chown -R :develop /tmp/projest 
          usermod -a -G develop hadoop 
          chmod g+s /tmp/project 
          然后就可以进行创建、修改、删除同一个文件了。 

mount

 mount:挂载文件系统 
        mount 设备 挂载点 
        设备 
       设备文件:/dev/** 
       卷标:LABLE=""
       UUID:UUID="" 
        挂载点:挂载点就是个目录 
           1,此目录没有被其他进程使用; 
           2,目录的首先存在; 
           3,目录中原有的文件将会暂时隐藏;
    ---------------------------------------------------------------- 
        mount相关参数 
            -a:表示挂载/etc/fstab文件中指定的所有的文件系统 
            -n:默认情况下,mount每挂载一个设备,都会把挂载的设备信息保存至
    /etc/mtab文件;使用-n选项意味着挂载设备时,不把信息写入此文件; 
            -t FSTYPE:指定正在挂载设备上的文件系统的类型;不使用此选项时,
    mount会调用blkid命令获取对应文件系统的类型; 
            -r:只读挂载,挂载光盘时常用此选项 
            -w:读写挂载 
            -o:指定而外的文件系统挂载选项,即指定文件系统启用的属性 
                async:表示异步写入 
                atime:表示更新时间戳 
            noatime:关闭更新时间 
            auto:表示这个磁盘设备能被使用-a选项自动挂载 
            remount:重新挂载当前系统 
            dev:允许其他磁盘设备 
                ro:挂载为只读           
            rw:读写挂载 
            ower: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sync:同步启用 
            loop:挂载本地回环设备 

tar

 tar:能够实现归档的工具,只归档,不压缩。 
            -c:创建归档文件 
            -f file.tar:操作的归档文件,所以-f后面必须跟参数,后跟.tar 
            -x:展开归档文件,原归档文件不删除 
            --xattrs:表示在归档的同时,保留文件的扩展属性信息 
            -t:不展开归档,查看归档了哪些文件 
            -zcf:归档并调用gzip压缩 
            -zxf:调用gzip解压缩并展开归档,-z选项可以省略 
            -jcf:调用bzip2并归档 
            -jxf:调用bzip2并展开归档 
            -Jcf:调用xz 
            -JXF:调用xz 

逻辑卷 LV

    pvcreate:创建
    pvmove:挪动数据
    pvremove:擦除pv卷 
    pvdisplay:显示物理卷 
    pvscan:扫描系统上有几个pv
    pvs:查看pv信息
    ------------------------------------------------------------------
    卷组
    vgcreate:创建
         -s #:指定pe大小,默认为4m 
    vgreduce:删除vg 
    vgmove:移除
    vgextend:把一个物理卷加入此卷组
    vgs:查看系统上的组卷信息
    ------------------------------------------------------------------
    逻辑卷: 
    lvcreate:创建
          -L #:指定大小 
          -n NAME:指定名字
    lvreduce:模拟损坏
    lvremove:移除lv,后加路径 
    lvextend:扩展
    lvdisplay:查看lv相关信息
    lvs:查看lv信息
    fg:lvcreate -L 50M -n testlv myvg 
    -----------------------------------------------------------------------
    LVM扩展:先扩展物理卷边界,再扩展逻辑卷 
    lvextend -L [+]# /PATH/TO/LV :扩展物理边界
    resize2fs:扩展逻辑边界
    resize2fs /PATH/TO/LV 5G:扩展逻辑边界到5G
    resize2fs -p /PATH/TO/LV:有多大扩展到多大
    mount -a:挂载/etc/fstab文件内的所有设备
    
    LVM缩减:先缩减逻辑边界resize2fs /PV 3G,再缩减物理卷边界、  
    1、不能在线缩减,得先卸载
    2、确保缩减后的空间大小能储存原来所有文件
    3、在缩减之前应该强行检查文件,以确保文件系统处于一致性状态
    e2fsck -f:强行检查文件
    df -lh:检查利用率
    umount
    e2fsck -f:强行检查文件
    resize2fs /PATH/TO/lV  5G:缩减逻辑卷到5G
    lvreduce -L [-]#G /PATH/TO/LV:缩减物理卷边界

route

route:查看本机的路由信息
    -n:以数字的方式显示主机信息
    route add:添加路由
    -host:主机路由
    -net:网络路由
    格式:route add -net|host DEST gw NEXTHOP
    route add  default gw NEXTHOP
    route del:删除路由
    -host
    -net
    route del -net 10.0.0.0/8
    route del -net 0.0.0.0
    route del default
    以上所做的改动重启网络服务或重启主机,都失效。

ip

ip:功能比较强大的网络命令
    ip link:配置网络接口属性
    show:显示所有网络接口信息
    ip -s link show:查看所有统计信息
    ip link set ethx {up|down|arp {on|off}}:设定网络接口的工作属性
    ip addr:协议地址
    show:网络信息
    ip addr add IP  dev eth1 添加ip,在ifconfig下看不到的,利用
    ip addr show
    ip addr add 192.168.0.1/24 dev eth1
    ip addr add IP  dev eth1 label ethx:x 添加ip以后增加别名,
    在ifconfig下可以查看到
    ip addr add IP  dev eth1  
    ip addr show dev ethx to 前缀:查看ethx 上的以前缀开头的信息
    ip addr flush eth1 to 10/8 :删除eth1上所有的以10开头的ip地址。
    ip route:路由
    ip route change|replace :修改路由信息
    ip route add to 目的网段 dev ethx via IP(下一跳IP)

rpm

rpm:安装rpm包的工具
    rpm安装命令
    -i rpm:安装软件
    -h:以#显示安装进度
    -v:显示安装信息
    -vv:显示更详细的安装信息
    -ivh:组合使用,常用命令安装软件
    --nodeps:忽略依赖关系
    --replacepkgs:重新安装、替换原来安装。
    -ivh --oldpackage:降级安装
    -ivh --force:强制安装,可以实现重装或降级
    --test:测试有没有依赖关系
    -------------------------------------------------------------------------------------------
    rpm查询命令
    -q rpm:查询指定包是否安装
    -qa:经安装的所有包
    -qi:查询指定包的说明信息
    -ql:查询指定包安装后生成的目录列表
    -qc:查询指定包的配置文件
    -qd:查询指定包的帮助文件
    -q --scripts:查询指定包内包含的脚本
    -qf:查询指定的文件是有哪个rpm包安装
    -------------------------------------------------------------------------------------------
    rpm软件升级命令
    -Uvh:如果装有老版本的,则升级;否则,则安装
    -Fvh:如果装有老版本的,则升级;否则,则退出
    -Uvh --oldpackage:降级
    -------------------------------------------------------------------------------------------
    rpm卸载命令
    -e:卸载
    -e --nodeps:忽略依赖关系卸载
    -----------------------------------------------------------------------------------------
    rpm校验命令:
    -V:无输出信息就是正常
    rpm数据库重建
    rpm --rebuilddb:重建数据库,一定会重新建立。
    rpm --initdb:初始化数据库,没有才建立,有就不用建立。

yum

yum:安装软件命令,可以自动解决软件包直接的依赖关系。
    list:显示yum仓库内的软件
    list available:仓库中有但尚未安装的包
    list installed:显示已经安装的
    list updates :可以的升级
    ------------------------------------------------------------------------------------------
    yum clean:清楚缓存
    yum clean {packages | headers | metadata | dbcache | all}
    yum repolist:显示repo列表及简要信息
    yum repolist {all|enabled|disabled}
    ---------------------------------------------------------------
    yum安装软件命令
    install:安装软件包
    -y install:自动安装
    install --nogpgcheck:不做校验
    ------------------------------------------------------------------------------------------
    yum升级软件命令
    yum update :升级
    yum   update_to:升级到指定版本、
    -----------------------------------------------------------------------------------------
    yum卸载软件命令
    yum remove|erase PACKAGE_NAME
    yum info PACEAGE_NAME:查看软件包信息
    ------------------------------------------------------------------------------------------
    yum 开发组安装命令
    groupinstall 组名:安装组中包含的包  
    groupinfo 组名:显示组包含包信息(如果组名中间有空格,使用”“
    grouplist 列出组    
    groupupdate
    -------------------------------------------------------------------------------------------
    yum 安装本地RPM包命令
    yum localinstall rpmfile1 :安装本地包并从yum库内解决依赖关系
    yum --nogpgcheck localinstall rpmfile1:不校验安装


总结; 问题+解答+视频资料+PPT文档需要的可以后台私信‘资料’领取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