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莱芜莲花山导游解说词(二)

balukai 2025-01-17 10:55:44 文章精选 9 ℃


莱芜莲花山导游解说词


王晓瑜 杨春杭



【位置二十五】宫山夕照

《宫山夕照》是莲花山的一大胜景。明嘉靖年间,莱芜县令陈甘雨提炼、总结莱芜八景,《宫山夕照》是其中之一。陈甘雨描绘《宫山夕照》说:“每雨霁,夕阳时,彩霞横射,光怪陆离,若海市然。”并写诗曰:

玉堂宝殿隔尘寰,万岁曾呼紫翠间。

风辇不来宫亦废,唯余斜阳照高山。

历代文人墨客对“宫山夕照”的美景赞不绝口,留有多首描绘其优美景观的诗文,明代高如山《仙人台夕照》诗咏道:

高山绝顶起高台,遥望仙山海上来。

苍翠明霞残照里,旌旗犹带五云开。

清初莱芜诗人程云《宫山夕照》一首诗咏道:

汉家遥筑望山宫,谁问飘摇蔓草中。

自是斜阳多气色,芙蓉万紫散清虹。

每当夏秋时节,如果适逢雨过天晴,万物新洗。夕阳西下之时,薄雾缭绕,彩溢霞飞。此时在莲花山顶瞭望,只见在大盘顶与大圆顶之间莲花天池上方,有五颜六色的光环,照耀着重峦叠嶂及楼台亭榭,街道车马游人同映其中,宛若海市蜃楼。身置山中,似神若仙,如梦如幻,奇妙无比。

可惜此景是根据“仙风道气”和“发祥献瑞”的标准选择的,可遇而不可及,据说见者皆增寿纳福。

【位置二十六】观世音菩萨铜像

在观音峰下莲花天池处攀级而上,就是“明镜台”,沿8米宽佛道,拾级上行,东为主行道(东道主),西为客行道,行至拜台,中有2.5米高巨型香炉,稍后立有5.8米高的宝鼎,左钟右鼓,香烟缭绕,梵音声声,气象庄严肃穆。

现在呈在我们眼前的是高居900米的观音峰巅,群山拱围,万峰朝拜,浩浩乎、荡荡乎、洋洋乎,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气象庄严,卓然大观。观音大士铜像端坐莲花宝座,慈眉善目,神态庄严安详,手握圣水瓶,昭示“净水通洒三千,甘露惠泽黎民”。由于位居莲花山顶,世人誉称“万丈观音”。

[扩展讲解]

观音,又称观音大士,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众之中有极高的声望。她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妙法莲花经·普门品》载:“观世音以何因缘名?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所以观音菩萨是救苦、救难、和平、安定、团结的象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圆通大殿。大殿内直径20米,高26.6米,中间安放着“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代表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极的六道生死轮回。观世音菩萨在每道轮回中以“如意”“不空所”“十一面”“千手”“准胝”“马头”的六面观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来普度众生。

圆通大殿又称万佛殿,周边安放着9999尊小型观音像,象征着99归1。殿门两侧为护法大将,左韦陀右关公,相貌威严。

圆通殿四角各安臵着象征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位置二十七】万年堆

逍遥岭停车场中心,有一引人注目的天然巨石堆,名为“万年堆”,堆上有一高竖的立石,上刻“守望”,传说是佛门护法神韦陀的化身,已在此万年守护莲花山这块佛圣地。上山汽车围万年堆绕行,极为畅顺、方便。是莲梗峡、凤凰峪交汇点,也是通往观音峰、莲花尖的必经之路。

【位置二十八】云谷禅寺

云谷禅寺在万丈观音殿和素食餐厅之间,乾隆茶榭之上,处在东西两座高峰之间山谷中,海拔700余米,因经年祥云缭绕,法喜常伴,故名“云谷禅寺”。云谷禅寺与山下观音院一样,最早为汉武帝寻仙访道时的住所,后来演变为佛教寺院。

【位置二十九】莲花尖

花尖是莲花山的最高峰,莲花尖景区是莲花山景区内地势最高的游览区,到此,可观赏莲花尖的磅礴气势,看群山无限风光,观山下人间烟火之气,立刻似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仿佛手能触蓝天,人与蓝天能携手共舞一样的美妙 。

莲花尖是莲花山的主峰,海拔 999 米。《续修莱芜县志》称其:“山峰突兀,穿云擎天,气势磅礴。”莲花尖山势陡直如削,远看形如耕地用的犁铧,故又名犁铧尖,分大犁铧尖和小犁铧尖。山尖东西仅有4米宽、南北长12.5米。俯仰上下,“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犹如仰视宇宙的奇妙无边,俯瞰人间的千态万象。立于莲花尖,身边云蒸霞蔚,直觉飘飘欲仙。

[扩展讲解]

抗日战时期,莲花山主峰曾发生过一段感人的故事:1943年1月,日伪军万人合围“蚕食”莲花山区,八路军某连在指导员韩玉樽、连长(姓吕,石马人)带领下驻防柳桥峪。拂晓时,莲花山各主要山头已被敌人占领,四面均有枪声。他们接受吉山战斗的教训,连队领导决定从一个方向突围出去。同时商定由韩玉樽带一个班加机枪一挺作掩护公开暴露目标,佯作夺占莲花山主峰,掩护连主力向西北方向突围并从莲花山西山麓到莱芜三、四区接合部,然后再视情况转向西北山区。

当韩玉樽带领掩护部队接近到莲花山主峰的半山腰时,突遭敌人的猛烈射击,战士牺牲、负伤各1名。部队随即转向莲花山南麓的东面,试图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东南方向。但又碰上新泰方向过来的日伪军。韩玉樽带通讯员及13名同志用背包带、绑腿带拧成绳,顺着悬崖下滑到山谷间的悬崖穴内。此时,漫山遍野都是敌人,韩玉樽令每人把最好的一颗手榴弹和最新的一颗子弹留在最后,以备敌人追到眼前,拼到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日伪军未搜索到悬崖下。

寒冷的悬崖下,大家隐蔽了一天,粒米未进。天黑时,每人吃了几口冰雪;天黑后便摸出悬崖向西来到新泰、泰安边界找到了泰安独立营,一起隐蔽、周旋了两昼夜。因韩玉樽带领的部队穿黄军装,目标大,怕连累独立营的同志(他们着便服),遂离开独立营北去,趁黑夜掩护通过大汶河封锁线和泰莱公路封锁沟向北山方向突围。但因不知哪村有会门哪村有据点,只好避开村庄,辨认着北极星方向来到一个村子。这时通讯员认出了村西北山神庙和沤麻的池子,才知道到了水北村。问了问村西看林的一个老乡,老乡告知这里周围的敌情和据点,八路军部队要在天亮前赶到北山根,才能安全了。

部队离开水北村,又向北走了40余华里(一夜共走了140华里),终于找到了十二团团部。武中奇团长、胡寅政委都认为这个部队不是全部牺牲也是被敌人俘虏,没想到突围回来了。又听说吕连长率连主力突围时未与敌人遭遇,但在莲花山西麓山顶突然发现200余名日军在山南坡上一个接一个地坐着避风,吕连长见机不可失,随即命令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敌人开火,打了个措手不及。日军被打懵了,一个个晕头转向。趁此机会,留下一个班和一挺机枪掩护,连队主力顺北面山沟突围出去。负责掩护的部队只剩下了机枪班长翟作盛(淄博矿工出身,连党支部委员),子弹打完后随即摔碎。敌人冲过来,要捉活翟作盛,他却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此次突围战,毙伤日军lOO余人,我军伤亡38人。其中一排副排长李文修(寿光县人,抗大分校毕业后分配我连)腿部负伤,夜里,他爬到附近村里找到村妇救会长李大娘。大娘给他换了便衣把他搀扶到村北的山洞里隐藏起来,后又偷偷地给他送饭送药。

十几天后,大娘不再来了,李文修判断情况有变,非常着急,趁夜找人打听,才知道有汉奸发现了李大娘的“秘密”。大娘被抓,敌人拷问她说出伤员掩藏地点。李大娘闭口不说,宁死不屈,最后惨遭敌人枪杀。

李文修即昼伏夜行,一路讨饭回到莱芜西北山,找到连队。当向全连讲述李大娘的事迹时,全连指战员都禁不住失声痛哭。

【位置三十】星坛石

位于犁花尖近旁,据说是当年汉武帝驻跸莲花山时的遗迹。为迎接汉武帝寻访,莲花山修建了“迎仙宫”,并修“甘露堂”。汉武帝到来后,祈求神仙施以甘露不死药,设星坛迎神仙驾临,此即为“星坛石”的来历。

【位置三十一】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科马提岩

这里是世界四大“科马提岩” 之一的地质公园·科马提岩岩层,与西北方向雁翎关为同一岩层,东高西低,呈东南西北走向科马提在莲花山是国内独有的矿藏,由此被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科马提岩简介]

莱芜区高庄街道莲花山流域地质古老,形成于太古界28亿年的科马提岩(新泰出版《莲花山志》):采集地点为莲花山西麓的雁翎关(高庄街道的野店村与其毗邻)。科马提岩又称镁绿岩,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的斑晶(或骸晶)和少量铬尖晶石以及玻璃基质组成,具枕状构造、碎屑构造,和典型的鬣刺(鱼骨状或羽状)结构,其特点是橄榄石呈细长的锯齿状斑晶,是淬火结晶的产物。科马提岩为超基性喷出岩,1969年首次发现于南非巴伯顿山地的科马提河流域,只限于太古代绿岩中枕状岩流顶部的、具鬣刺结构的超镁铁质熔岩科马提岩也是一种富含高铁镁等多种金属元素的超基性熔岩。

目前全世界被公认的著名科马提岩仅有四处,它们分别存在于南非的马伯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加拿大的阿比提比,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与新泰市羊流镇雁翎关接壤地区域,它的发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地质演化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莲花山也因科马提岩的发现而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位置三十二】槐香峪

现在我们走过的是凤凰峪之进口。北为翠屏山,南为太平山,其间槐林万亩,故名槐香峪。春来,漫山遍野槐花盛开,形成一片花海,穗穗槐花如玉蕊银珠,风摆槐林,顿起雪浪银涛,哗哗下起一阵阵花雨。甜甜的槐香沁人肺腑,那蜂儿、蝶儿穿行花间,鸟儿啁啾,笑声串串,演奏出一首美妙的“槐恋曲”,真是香风熏得游人醉,只羡槐花不羡仙。

相传清康熙年间,正值史书上讲的“康乾”盛世,这一年朝廷发诏岁考,天下莘莘学子无比欣喜,发奋努力,准备应考。莲花山下张家庄的张秀才就是其中一个。张秀才名字叫张峰,其人品貌端正老实厚道,与老母相依为命,因家寒,直到20多岁还未成亲。人穷志不短,苦心求学问,在他的叔父教导下,四书五经渐能通诵,在壬午年大比考,他有意前去京都应试,所以更加发奋攻读,时来槐香峪独自在清净处吟咏攻读,往往废寝忘食。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秀才的意志感动了正在槐花洞修炼的槐花姑娘,她时常化作村姑暗中给秀才家送柴米接济,老母知是儿子给王善人下苦力所挣,劝儿子重学业时,母子才感到奇巧。这天张峰出门后,隐在一堵墙后,趁人们吃晚饭交谈时分,一个清秀俊俏的村姑,提着袋子背着柴向张峰家门里一放扭头就走,张峰猛地一把抓住姑娘,倒头便拜,说道:“感激大姐照顾,小生永世感恩,等我获取功名加倍相报,敢问姑娘芳名?”姑娘红着脸说:“实不相瞒,我是槐花洞槐花仙子,慕公子才华,才微力相助。”说完转身就走。此时的一切被躲在树后的“王善人”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他心里暗想,这漂亮姑娘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样的美人我应得到,我王善人家财万贯怎么个比不上这穷小子,正当张峰呆呆望着姑娘而去时,王善人在后头却蹑手蹑脚跟了上去,只撵到槐荫崖前的槐花洞,姑娘侧身进去,这时垂涎三尺的王善人紧跟着也侧身迈入,此时此刻,洞门立即关闭“王善人”被岩石挤得七窍流血身亡,自此槐花姑娘,再没出世。

张秀才回家诉说详情,母子才恍然大悟,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后来张峰为报答杏花姑娘真情,发誓放弃功名,终身不娶,进莲花山修炼,后终成仙。

自此以后,槐花洞、槐花泉成为姑娘们慕名光顾的景点。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们:到这里呢咱们今天的行程就结束了,欢迎您下次光临风景秀丽的莲花山。

【扩展讲解】(一)秦王嬴政与安期生的传说

秦朝时,始皇帝嬴政曾到此山拜会安期仙人,在凤凰山朝阳洞谈了三天三夜。

相传秦皇嬴政仙山求教,数次到莱芜莲花山来,目的是为了寻根,或者说叫“认族归根”。他怕大臣们反对,就编出很多缘由来。一是封禅泰山,二是到莱芜找仙人安期生修炼。

秦王嬴政在古赢国寻祖,善于拍马的方士徐福,不失时机地告诉了秦王嬴政一个惊人的消息。说是有座仙人山与凤凰山连襟,凤凰山山阳处有个朝阳洞,洞里住着一位仙人名叫安期生,有一千多岁了。秦王嬴政梦寐以求地想得到长生不老妙方,听徐福一说,他迫不及待地问起安期生的情况,恨不得马上见到他。

安期生是春秋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道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道教视安期生为神仙,其仙位或与彭祖相等。

秦嬴政听了,更迫切地想见到安期生,了解长寿的秘诀。徐福说:“安期仙人嗜好云游,不知此时在洞中打坐否?待我前往探个明白,吾皇再前往拜会不迟。”秦嬴政觉得此话有理,立即派徐福前往仙人山探路。

徐福快马加鞭来到仙人山,大吃一惊,果真遇到了仙人。急忙抬头看去,就见那长者似浓云踏雾般,飘至洞内。

秦王嬴政听着徐福添油加醋地描述,不禁龙颜大悦。高兴之际,秦始皇独身一人进了朝阳洞。仙人端坐于上,与秦王嬴政一气谈了三天三夜。秦王嬴政顿时开悟,赐以钱财物件,价值十万。

秦嬴政离洞而去,安期生弃金宝不顾,留书一封给秦始皇,书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

【扩展讲解】(二)秦王嬴政与安期生的传说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游封禅泰山。他对泰山特别崇拜,据说,他曾亲自登泰山极顶的探海石上看日出。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秦始皇触景生情。

秦始皇封禅完泰山,游兴未尽。在术士徐福的纵容下,顺着齐鲁古道,径奔莲花山而去。不料洞内空空,没有仙家的身影。据说,仙人安期生云游未归。徐福也乘机把莲花山及安期生,大加褒赞一番。

秦始皇住进了云谷寺,与寺内长老谈论起仙人安期生来。长老说:“仙人安期生经常到这云谷寺来谈经论法,他的见解非常渊博,受益匪浅!”秦始皇恨不得立马见到安期生。

第二天天刚亮,秦始皇就吩咐游览莲花山。秦始皇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便称此山为“小泰山”。为此,莲花山被正式御封为“小泰山”。

后来,秦始皇再来莲花山。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安期生,圆了自己多年的求仙梦。


王晓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莱芜区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讲师,凤城高级中学凤鸣文学社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都市头条2023度十大散文家,莱芜区表现突出文化志愿者,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人与海》《尚金花》等,曾在《时代文学》《黄河文艺》《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工人日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荣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人与海》入选2022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项目,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选为推荐阅读文章,散文《我的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另有多篇文章或被编入不同文集,或被评为多种奖项等。



杨春杭,笔名白杨,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年来,在市地级、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稿500余篇,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尚金花》一书。20年7月,被莱芜市政府授予“赢牟和谐使者”(现为“泉城和谐使者”) 称号。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