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列表(List)是Python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 列表中的每一个数据称为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放在“[]”中
- 列表是有序的。
- 列表下标从零开始。
- 列表可以包含混合类型的数据,在一个列表中可以有多个数据类型的元素。
- 列表可以自动扩容。
[1,2,3,8,0,90]#列表元素都是数字
["a","b","C"]#列表元素都是字符串
["a",1,2.0,[3,90],True]#列表元素有字符串、数字、浮点数、元组、布尔值
列表操作
- 创建列表
创建列表时,Python解释器会在内存中生成一个类似数组的数据结构,数据项自下而上存储。
#直接赋值为列表
a=[1,2,3,8,0,90]
- 读取列表
1.读取某个元素:用列表名加元素序号读取某个元素。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被分配一个序号——即元素的位置,也称为索引。从左至右依次是0,1,…,n,从右向左计数来存取元素称为负数索引,依次是-1,-2,…,-n。li[-n]==li[len(list)-n]。
>>> a=[1,2,3,8,0,90]
>>> a[2]
3
2.读取若干元素:使用切片功能截取。
切片(Slice):指使用序列序号截取其中的任何部分从而得到新的序列。语法:列表[开始位置:截止位置:步长] (这部分内容后期会单独出一篇来说明。)
a=[1,2,3,8,0,90]
print(a[:3])
print(a[:3:2])
建议:读取元素通过遍历索引获取,切片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列表对象。
- 修改列表元素
更改单个元素:列表[索引位置] = 新元素
更改多个元素:列表[起始位置,终止位置] = 新元素
#更改单个元素:列表[索引位置] = 新元素
>>> a=[1,2,3,8,0,90]
>>> a[4]=15
>>> print(a)
[1, 2, 3, 8, 15, 90]
#更改多个元素:列表[起始位置,终止位置] = 新元素
>>> a[1:3]=44,67
>>> a
[1, 44, 67, 8, 15, 90]
- 添加列表元素
- append(object):列表尾部添加一个新元素
- extend(iterable):将一个列表添加在原列表的尾部。
- insert():将一个元素插入到列表的指定位置
- “+”将一个新列表附加在原列表的尾部。
append()用时较少,快于“+”和 insert()
>>> a #查看a list
[1, 44, 67, 8, 15, 90]
>>> a.append(100)
>>> a
[1, 44, 67, 8, 15, 90, 100]
>>> b=['a','b','c']
>>> a.extend(b)
>>> a
[1, 44, 67, 8, 15, 90, 100, 'a', 'b', 'c']
>>> a.insert(1,'insert')
>>> a
[1, 'insert', 44, 67, 8, 15, 90, 100, 'a', 'b', 'c']
>>> c=[102,'d',[1,2,3]]
>>> a+c
[1, 'insert', 44, 67, 8, 15, 90, 100, 'a', 'b', 'c', 102, 'd', [1, 2, 3]]
- 删除列表元素
删除元素时须有从右向左删除。
1.del 列表[索引位置]:删除某个特定位置的元素
a = [1, 2, 3, 8, 0, 90]
del a[3]#删除第4个元素,也就是8
print(a)#运行结果:[1, 2, 3, 0, 90]
2.del 列表[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删除多个指定位置元素
a = [1, 2, 3, 8, 0, 90]
del a[0:2]#删除0-2,也就是删除1,2
print(a)#运行结果:[3, 8, 0, 90]
3.remove(object):删除指定元素 (删除原理:后一个替换前一个)
a = [1, 2, 3, 8, 0, 90]
a.remove(3)#删除元素3
print(a)#运行结果:[1, 2, 8, 0, 90]
4.pop():删除末尾元素
a = [1, 2, 3, 8, 0, 90]
a.pop()#删除元素90
print(a)#运行结果:[1, 2, 3, 8, 0]
5.pop(index):删除指定元素
a = [1, 2, 3, 8, 0, 90]
a.pop(3)#删除元素8
print(a)#运行结果:[1, 2, 3, 0, 90]
- 遍历列表元素
a = [1, 2, 3, 8, 0, 90]
#正向遍历元素
for i in range(0,len(a)+1,1):
print(a[i])
print("正向1")
for i in a:
print(i)
print("正向2")
#反向遍历元素
for i in range(-1,-len(a)-1,-1):
print(a[i])
print("反向")
例子中的几个for一次只能运行一个,若拷贝了代码,请根据需要进行注释或者删掉。
列表常用的方法
clear() | 清空所有元素 |
index(value) | 将列表对象中元素值为value的索引值返回 |
sort() | 升降排序 |
reverse() | 反向排序 |
list(iterable),参数iterable为可迭代对象。 | 转为列表 |
1.List.copy() 2.List1 = list2[:] | 浅拷贝 |
import copy list01 = [800,[1000,500]] list02 = copy.deepcopy(list01) | 深拷贝 |
关于浅拷贝和深拷贝后期会专门有一篇文章写,这里先记录下来。
a = [1, 2, 3, 8, 0, 90]
print(a.index(3))#返回索引,运行结果为2
a.sort()#升序排序
print("升序排序",a)#运行结果:升序排序 [0, 1, 2, 3, 8, 90]
a.reverse()
print("反向排序",a)#运行结果:反向排序 [90, 8, 3, 2, 1, 0]
#字符串为可迭代对象
b="1234"
c=list(b)
print(c)#运行结果:['1', '2', '3', '4']
猜你喜欢
- 2025-01-16 一文了解 Python 列表
- 2025-01-16 Python学习笔记——列表
- 2025-01-16 Python中list列表函数用法大全(思维脑图加详细解读)
- 2025-01-16 Python教程:列表的排序操作
- 2025-01-16 2 常见的Python数据结构-元组、列表
- 2025-01-16 一篇文章带你弄懂Python基础之列表介绍和循环遍历
- 2025-01-16 Python之容器:列表是个百宝箱,什么都能往里装
- 2025-01-16 Python 列表生成式全解
- 2025-01-16 python散装笔记——17: 数组
- 2025-01-16 Python中的列表和元组,你了解多少?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newcoder (56)
- 字符串的长度是指 (45)
- drawcontours()参数说明 (60)
- unsignedshortint (59)
- postman并发请求 (47)
- python列表删除 (50)
- 左程云什么水平 (56)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 (45)
-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工作在什么区 (45)
- 编程题 (64)
- postgresql默认端口 (66)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48)
- 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51)
-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62)
- 在vi中退出不保存的命令是 (53)
- 哪个命令可以将普通用户转换成超级用户 (49)
- noscript标签的作用 (48)
- 联合利华网申 (49)
- swagger和postman (46)
-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 (53)
- 172.1 (57)
- apipostwebsocket (47)
- 唯品会后台 (61)
- 简历助手 (56)
- offshow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