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

网站首页 > 文章精选 正文

荆江评论:善待自己,教师要有网络思维

balukai 2025-01-11 10:21:25 文章精选 13 ℃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10月14日,网传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某初一班主任徐某情绪崩溃,在群中发表“莫挨老子”“都给老子滚”等过激言论引发家长不满和网友热议。在网上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新闻,就有一种想写的冲动。但为了更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我习惯性地选择了滞后的表达。

虽觉不可思议,但当我看到该班主任的“请您理解我作为一个人,现在情绪很不稳定”和“我已经爆炸了,我不想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白”时,我瞬间理解了这位老师,对她的不幸充满了同情。尤其是有人在网上晒出这位年轻教师入职前后的“简历”。

“作为一个人的情绪”和“作为一名老师的操守”之间往往就像这样充满了冲突。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个人,都会直面这样的窘境和冲突,只是成熟的人学会了隐忍情绪、理性对待、及时调节,而稚嫩的人常常选择了冲动。比较一下,她还好,只是“任性”一次,爆了“粗口”,虽有损斯文,失了形象,但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待事件平息之后,家长选择理解和谅解,待她“归来”,依然会成为优秀。其实,这样的老师不用学校和主管部门去教育和处理,更不必社会上某些人去批判、质疑她;当她从不良情绪的挣扎中“挺”过来,在自我反思中“淬炼”后,一定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们要相信,她身上拥有优秀的教育“基因”。给她冷静的空间,给她自省的机会,比着急教育和处置更重要。无论是对一名教师的成长,还是对一个班级的未来。

教育职业的冷暖,唯有亲历者自知。今天的孩子不好“教”,更不好“管”,今天的老师不好当,好老师更“难”当,教育这个职业的“挑战”和“风险”跟当下的时代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人的共识和共鸣。一名新教师走上职场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顺应,才能对“变数”有积极的响应的姿态和智慧。所以,当我们一旦陷入教育的“困境”和“冲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调节好心态,然后才会有理智的行为。

其实,这并非个例。诸多信息反馈,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偏见”就是在不经意间或因为一些“鸡手蒜皮”的小事累积而形成。一方面,作为老师,很有必要经常性地利用家访、家长会和日常沟通,向家长传递和解释自己的教育观、管理要求、教育方式,以增进家长的认知共鸣和理解体谅。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家长群体的“差异”,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

在当下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和舆论思想个性多元的环境下,我们要相信人与人是友好的,但也要对社会有足够的“清醒”和警惕。教训,也是难得的“经验”,足以让我们变得警醒和成熟。越是职业经历多了、久了,我们越会深刻体会到教育职业的复杂、艰难,甚至是“卑微”。所以,请用对职业的敬畏,对底线的恪守,守护职业的尊严,爱护自己的“羽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极易引发“情绪病毒”和扭曲“观念人性”。所以,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端正教育理念,规范育人行为,谨言慎行,保证自己不陷入负面舆论的漩涡。善待孩子,包容孩子,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善待。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视之,也不能过于苛刻。给孩子以空间,也是给自己以空间。尤其是要把尊重孩子、体谅家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要相信,再大的问题也一定能找到“求解”的最佳方式,或许只差一个“时间”和“契机”。

善待自己,才能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善待自己,懂得“忙里偷闲”,留给自己一点空间。善待自己,眼中不能只有学生,还要有家人、朋友。善待自己,在他人折腾你的时候,一定不要再自己折磨自己,适时释放压力,和自己“和解”,给坏情绪一个“出口”。善待自己,既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要欣赏自己的每一次努力和进步。最重要的幸福是内心的愉悦和自由,这样的幸福也最简单。

老师这条路很长而且辛苦,在“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善待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困”住自己,除了我们自己。“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